
對新建筑技術的熱忱,使得福斯特及合伙人事務所在高技運動中占有一席之地。很多人對這個團隊的認識,就來自于他們在全球各地留下的那些世界級地標。從香港匯豐大樓,到蘋果新總部,福斯特團隊的作品深刻而創新,總能第一時間抓住人們的眼球。而此次參加“河港杯”首屆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師邀請賽,福斯特團隊一反“高調”的常態,以城市療愈師的角色介入其中,循序漸進,由淺至深,逐步實現港城的生態可持續發展進程。

月球人類居所 © ESA & Foster + Partners

蘋果新總部大樓 © Foster + Partners
福斯特及合伙人事務所由諾曼·福斯特于1967年創立。作為一家全球建筑、城市化及設計工作室,團隊植根于可持續發展,致力于打造享有國際聲譽的事務所。福斯特及合伙人事務所以善于“將高科技、生態學與本土文化相結合”而著稱,主要作品包括德國新議會大廈、香港匯豐銀行、東京千年塔等等。毋庸置疑,70年代以來,福斯特及合伙人事務所改變了當今建筑設計和建造的方向。
此次,福斯特及合伙人事務所合伙人Maximilian Zielinski和Daniel Zielinski代表事務所參加“河港杯”首屆河北國際城市規劃設計大師邀請賽,他們秉持創新、現代和可持續的設計方法,為秦皇島描繪了一幅生態發展藍圖。多層次的可持續發展系統無縫連接,生物肌理般的路網與老城相互交織,在整個總體規劃中有機融合,為秦皇島老港復興注入綠色發展動力。

整體效果 © Foster + Partners
https://v.qq.com/x/page/h0808nk7fxt.html?
福斯特建筑事務所合伙人Daniel Zielinski(左)與Maximilian Zielinski(右)接受CBC專訪 © CBC
Maximilian Zielinski(右),福斯特建筑事務所合伙人。在滿足當代和未來需求的同時,Maximilian不斷嘗試改進促進可持續和高效的施工方法。建筑能夠以各種可能的途徑改善社會,而他的目標是找到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Daniel Zielinski(左),福斯特建筑事務所合伙人。對于丹尼爾來說,建筑一直是他的激情所在。他參與了從可持續總體規劃和教育園區到辦公室和住宅樓及私人住宅的一系列國際項目。迄今為止,最具挑戰的項目是庫比蒂諾(Cupertino)的蘋果總部。

從宏觀規劃到微觀研究,福斯特團隊將創新、現代和可持續方法融入秦皇島城市轉型的方方面面,切實地提升了港城人居環境質量。這張亮麗的生態名片,凝結了當前國際的先進理念,同時它也將打開秦皇島國際化旅游的全新市場。
可以說,這次設計不僅針對秦皇島,也是針對中國。

“青山西北凈無埃,風自東南遠海來。”
秦皇島,一個知名旅游城市,萬里長城由此入海,山海長城共同托起綠色港城。憑借漂亮的海岸線,秦皇島每年都能吸引不少的游客。在這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聯系密切。
秦皇島具備巴塞羅那這類成功海岸城市的資質,但礙于交通和有限的城市基礎設施,其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實際上,現階段秦皇島國際游客比例還不到1%。福斯特團隊希望能在設計中展現秦皇島國際化的一面,幫助秦皇島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國際游客。

城市公園設計效果圖 © Foster + Partners
規劃將包括東港地區在內的整個海岸線納入到構思范圍。首先展開的是包括北戴河和市中心在內的整個港灣發展設想,團隊希望將其打造成為一個國際化的港口,在未來逐步實現新機場建設等的措施。
而針對西港片區,福斯特團隊表示在與港口管理部門溝通中,他們了解到當地物種多樣,沙灘與眾不同,天然的資源優勢十分突出;同時當地具備強有力的工業基礎以及穩健的建設結構,這些條件都為未來的發展元素提供了包容空間。

周邊資源分析 © Foster + Partners
為了充分發揮港區潛力,規劃不僅考慮了游客的活動,也為當地居民創建了一個更好的步行空間,設計充分體現山海港城和綠色夢想理念。通過加強城市各集群的相互連接,未來游客和居民能夠更加便捷地達到海岸,最終達到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狀態。

基地交通系統 © Foster + Partners

不論是蘋果總部,還是世界上第一批可持續的“智慧城市”瑪斯達爾城,福斯特建筑事務所十分關注設計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其在過往項目中所展現出的工匠精神、環境責任、生態理念毋庸贅述,而通過對團隊以往大型項目的汲取和借鑒,這些優秀的設計品質又將延續到秦皇島城市規劃設計中。

沿海鳥瞰圖 © Foster + Partners
規劃綜合考慮了城市交通、能源等內容,包括如何實現能源的100%可再生,如何完成垃圾的回收處理等。
通過在城市核心點,尤其是關鍵區域和交通樞紐設置廢物收集點,規劃有助于完成城市范圍內的廢棄物收集。同時,團隊借助其在加州校園廢棄物回收處理比賽中的經驗,將為秦皇島項目提供更多建議。
此外,水循環利用得到的70%-90%回收雨水,將用以綠地灌溉,包括廢棄水循環處理;同時我們鼓勵材料的就地使用,通過對地域材料的了解,完成可持續建設發展。

剖面圖 © Foster + Partners

秦皇島地理位置優越,游客數量將不斷增加。未來游客可以一天看長城,一天觀光海灘。Maximilian說,“這座城市海岸線有十公里長,但城市和大海之間卻存在著明顯的分隔。”他們希望借助此次設計恢復秦皇島的城市價值,使海岸線變得更有吸引力。


沿海區域鳥瞰效果 © Foster + Partners
在本次方案中,綠地、綠色走廊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在這個基礎上,團隊不斷增加內容,豐富規劃的層次。通過生態景觀的塑造,綠地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流,更好地實現城市與公園的聯系。由于綠地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形成震撼的綠色走廊,因此現階段的綠地還很難作為設計方案的一種象征,但它會是下一步景觀設計考慮的重點。

延伸綠色走廊 © Foster + Partners
考慮到氣候變暖的海平面上升問題,福斯特建筑事務所采取措施進行了相關模擬。一來,通過對防護措施的提升,可以達到清潔水源,排水凈水的作用;同時,在延續水體的基礎上,通過植被修復形成生態走廊,將大大提升城市的景觀效益。占總規劃面積50%的綠地,為觀光者以及城市居民提供了美麗和諧的遠景,人們可以在風光旖旎的湖邊進行多種多樣的活動。

沿海城市景觀 © Foster + Partners
在場地中,還有一部分比較寬的綠地。團隊考慮借鑒中央公園和海德公園這樣的大公園,希望能在城市創造大型聚會活動的公共空間。在這里,人們可以舉行很多活動,比如家庭戶外活動,同時公園也為現有社區服務。


公共空間效果圖 © Foster + Partners

在福斯特團隊的方案中,基地與城市肌理無縫連接,城市植被一直延伸到海岸。同時,通過在活動設施之間設置有效連接,各個活動點將得到整合,完成彼此之間的便捷互達。在未來,社區娛樂活動設施可以和沙灘活動有機結合,為整個社區居民提供服務,大大延伸城市居民的活動范圍。

分期規劃計劃 © Foster + Partners

整體規劃圖 © Foster + Partners

生物肌理般的交通系統 © Foster + Partners
總體規劃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為公眾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規劃將公園和地形有機結合,城市道路的層級隨著交通密度不斷降低,之后由公共交通進行替代,最后是步行道,整個城市步行道路密度非常高。目前,由工業設施組成的區域和城市有明顯分離,而福斯特團隊在規劃中通過一些村落交通樞紐的布置,能將更多城市人流引入其中進行觀光。

交通示意 © Foster + Partners
西港片區設置了大量的步行道和自行車道,在總體上達到和生物肌理結構一般的無縫連接效果,從而完成對總體規劃的呼應。在非機動交通的基礎上,城市地塊尺度宜人。這些步行道主要依據人流尺度的大小設計,它們連通了總體規劃中的各個核心元素,最終達到交通的平衡。
在方案中出現了大量的斜向路網,這就帶來了一些建筑朝向以及識別問題。對此,福斯特團隊表示,這是綜合考慮了海岸景觀以及可持續思考理念的結果。同時,從建筑風向上來說,把路網進行傾斜之后,會把正面襲來的風變更得溫和,這樣會比直接沖著風更好。針對場地中斜向的建筑朝向,團隊做了專門的分析研究,在報告中包含了關于日照的分析,能源的儲存等等。


融合城市精華 © Foster + Partners
“大家可能會問這幅圖意味著什么呢?”Maximilian說道,“我們希望能把項目所有精華部分結合在一起,我們的設計首先從水和景觀的結合出發,之后又融入其他元素,這些元素通過不同顏色表現,最后得到很好的結合。”
老港口的位置作為秦皇島的歷史文化腹地沒有被忽視,福斯特團隊有意將濱海及游艇俱樂部與秦皇島傳統歷史村落結合,并融合公園、商業區功能等打造多維度的活動空間。

主要沿海地標 © Foster + Partners
從整體上看,休閑度假設施以及海灘觀光、娛樂休閑區、零售設施整合在沿海岸區域,而歷史遺跡和居住區則主要在北部,從而更好地與原有城市進行連接。文化、娛樂、運動設施等的公共空間,在項目規劃中占據了較的高比例;同時,一些綠色廊道的設置,幫助城市實現了更大比例的綠地自然環境保護。

鳥瞰效果圖 © Foster + Partners
福斯特團隊對工業遺產以及原有居民區的保留情況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工業遺產,包括類似博物館這樣的老建筑,以及原有的一些居民區,在城市轉型過程中都應有所保留,這樣能使城市開發更具有地方特色。
在規劃中,郵輪碼頭、歷史遺跡、商業設施和其他樞紐相互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同時,一些核心元素得到了擴張,比如郵輪碼頭進行擴大后,將為觀光者提供范圍更廣的美麗景色。兩個主要交通樞紐之間設有一些零售步行街設施,人們可以到此步行,并參與到周邊活動中。而位于沙灘附近的度假群落,則以家庭為導向,為人們提供各種娛樂活動。

游艇俱樂部效果圖 © Foster + Partners
規劃將文化群落融入海岸線,希望由此喚起公眾對娛樂演出、文化活動,包括音樂廳和博物館的更多關注。這樣既保護整個郵輪碼頭,也為人們提供了更好的休閑出行方案,未來人們可以在此享受諸如酒吧等其他基礎設施提供的服務。規劃強調模塊化、靈活度,為城市提供動態視角和創造性空間。同時還考慮了觀鳥綠地,一些星級酒店,公園等,讓人們可以在這里觀鳥,觀賞落日。

大自然島局部空間效果圖 © Foster + Partners

博物館局部空間效果圖 © Foster + Partners

海港夜景效果 © Foster + Partners